语众不同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毛主席诗词《沁园春.长沙》读后感

向下

毛主席诗词《沁园春.长沙》读后感  Empty 毛主席诗词《沁园春.长沙》读后感

帖子 由 galaxyfanfan 周六 八月 16, 2014 10:55 am

 Razz  由于曾学过〈沁园春.雪〉,所以自然而然地读了这首词。
词是分为两部分。上半部分按照注释理解,非常简单地描写了时间“寒秋”;地点“湘江橘子洲头”;景物“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,漫江碧透”,但是使读者眼前不禁产生了一幅背景壮阔的山水画:远山的红叶,近处的碧水。紧接着,这幅画动了起来“百舸争流,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”,这里用的动词“击”和“翔”,为什么没有用“游”、“飞”之类的呢?用随后引出的“万类霜天竞自由”就自然明了了。“击”和“翔”才能体现鹰的高瞻远瞩,信心坚定,鱼的自由自在,这里才是作者抒发的情,也是上半部分的中心了。它进一步引发出作者的思想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”原来作者渲染的画卷并不是悲秋悯人,而是一种“别人谁也不能主,只能自主”的信心与勇气。
这首词作于1925年晚秋,查了一下那时的历史:孙中山先生去世了,中华民族外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,内受军阀割据混战而不能统一,***员更受到军阀的通缉。所以,作者才有了下半部分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”,走过的路是多么坎坷,青年革命者们又是多么才华横溢,忧国忧民。后面引出的“指点江山”,表达了作者并非为了怀旧而怀旧,而是为了救国救民,就必须革命,必须斗争的决心,这也是全篇的最中心了。
文章最后以“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”结尾,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,表现了宏伟的气魄与胆识,也是对人民发出的响亮地号召。
这首词读完,与〈沁园春.雪〉相比,给予我全新的感受。如果说这首词体现的是对“万类霜天竞自由”强烈的愿望,那么〈沁园春.雪〉则表达的是“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的革命豪情与对革命前途的期望。但是如果没有革命低潮期的坚定信念和昂扬的斗志,又如何取得20年后抗战胜利后,更加奔涌的壮丽情怀呢?!
这使我不禁联想到毛主席在闹市读书,磨练自己的意志的故事。伟人的思想是伟大而不平凡的,但是造就伟人的是对国家、民族命运的关心。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,现如今的生活可以说是安逸而平凡的,但我们青年学生的心中是否也该有一些对自我发展的挑战,对国家、对世界的关心呢?毛主席也可以不选择革命而去过富裕的生活,但是他不满足现有的生活方式,他看到了当时中国人民受压迫而不能翻身,从而选择了革命的道路。我想,最紧要的首先是不在尘世中迷茫,正所谓“不繁亦不凡”,自己不为浮华而追逐自然会成为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人。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树立良好的三观,修正自身的内心与外表。才会有足够大的空间令我们自由施展。无论自己的榜样有多么伟大,我们都不要去做第二个他,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意义。

galaxyfanfan

帖子数 : 13
注册日期 : 14-06-14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