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 赏析
论语 赏析
论语赏析
17.2 【原文】 子曰:“性相近①也,习相远(yuǎn)②也。”
【注】① 性:本性。相近:接近,相似。
② 习:教习,教育,学习。相远(yuǎn):相距殊远。
【译】 孔子说:“人的本性原本是很相似接近的,由于学习教育和生活环境的不同,才使每个人的差异越来越殊远。”
【解析】 “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。”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,一个新生的婴儿呱呱(ɡū ɡū)坠地,又一个新的生命经过母腹十个月的孕育,来到了这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。他将在这个崭新的天地里以顽强的生存欲坚强地活下来,又以顽强的拼搏力成长起来。这个幼弱的生命体将会给自己的群体带来什么呢?利益?祸害?间或两者兼有?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,留下的是人们无限的称颂?还是人们无尽的痛恨?带走的是无限的满足?还是无尽的忏悔?在其降临人世的此时此刻,我们一无所知,也无从知晓。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这一生命将在人世间走什么样的道路,他将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实践其短暂的人生旅途。
《三字经》就开宗明义地说:“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孔子说: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。在这里,孔子告诉我们:人的本性是很相近的,只因后天教养的不同便越来越相距殊远了。至于人之初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,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,是后期到了孟子时代才做深一步探讨的。以孟子为代表的“性善论”说:人本身的恶是后天滋长的。以荀子为代表的“性恶论”说:人本身的善是后天才开发出来的。不论“性善说”还是“性恶说”,都道出了一个起码的道理: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生命体人生的轨迹,这已是不争的事实。那么,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呢?简单地说:两者皆有,善恶各半,人就是这么个混合体。既然善恶集于一身,就都有萌发生长的基因,后天的条件适合于哪个方面茁壮成长,哪个方面就会像雨后春笋般“噌噌噌”地拔节向上,哪怕它的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石板,也会拱起它,也会顶翻它,它总要不屈不挠地沿着自己的轨迹一直向前。外界给了他善的条件,他性善的基因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,恶的基因就会被抑制,最终成为一个“对人民有益的人”而流芳百世。外界给了他恶的条件,他性恶的基因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,善的基因就会被抑制,最终成为一个对人民有害的人而遗臭万年。
当然,能够至善至恶的人毕竟是少数,更多的人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平凡的矛盾体,而且这种善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体,它还会在以后的生存中不断地变化和左右摇摆。既然人的本体具有如此随意的可塑性,就需要人们因势利导,诱发其善因的成长而抑制其恶因的形成,才能培育出更多能够对社会有益的个体。而促成这一成长和抑制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一个:后天的教育和修养。这一教养不是一蹴(cù)而就的,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。亚里斯多德说:“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环境来选择我们的未来。”所以,教育和修养就成了必须和必然的途径。
俗话说:“三岁知老”。教育孩子必须从一开始管起,在他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抓起。孩子小的时候,大人的话句句听,听过了他会记在心里并落实到行动上,这时就应该给他立点规矩,如同在小牛的头上绑上横木一样,他便认为这是应该的。如果一味地娇惯孩子,顺着孩子无知的性子来,到孩子长大以后,再想管束,已是晚了。据说有一个死囚临刑之前,想吃母亲一口奶,白发老母当众解怀让儿子吃,这畜牲儿子却一口咬下了母亲的奶头。他恨自己的母亲,他说:若是你打小把我管严些,我能犯下砍头的罪孽吗?虽说是一个故事,听来也令人寒战惊心。你既然把一个生命带到了人世,又怎么能因自己的教育失误而让他不齿于人类呢?
17.23 君子义以为上。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
译文: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。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,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。
赏析:关于勇敢,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和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。比如对于小孩来说,只要是别人不敢做的,有人敢去做,就会被认为是勇敢的。长大后,对勇敢的理解有了变化,敢于去做有危险性的事被认为是勇敢,并且所做事情的危险性越高代表其越勇敢。孔子则认为,能够不顾一切地维护义的人才算是勇敢,这其中,能因为不义而感到羞愧的也算是勇敢,即“知耻为勇”。
一个人的勇敢如果不是为了维护正义,那就是匹夫之勇,是不值得尊敬的,因为那样的勇敢只能是一种暴力,一种违法乱纪的野蛮行为。用自己的勇气去偷去抢,那不是真正的勇士,是对别人生命和自己生命的一种糟踢。一个真正勇敢的人在面临贫苦和苦难时,始终坚守“义”,不会因环境的影响而动摇。
17.2 【原文】 子曰:“性相近①也,习相远(yuǎn)②也。”
【注】① 性:本性。相近:接近,相似。
② 习:教习,教育,学习。相远(yuǎn):相距殊远。
【译】 孔子说:“人的本性原本是很相似接近的,由于学习教育和生活环境的不同,才使每个人的差异越来越殊远。”
【解析】 “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。”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,一个新生的婴儿呱呱(ɡū ɡū)坠地,又一个新的生命经过母腹十个月的孕育,来到了这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。他将在这个崭新的天地里以顽强的生存欲坚强地活下来,又以顽强的拼搏力成长起来。这个幼弱的生命体将会给自己的群体带来什么呢?利益?祸害?间或两者兼有?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,留下的是人们无限的称颂?还是人们无尽的痛恨?带走的是无限的满足?还是无尽的忏悔?在其降临人世的此时此刻,我们一无所知,也无从知晓。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这一生命将在人世间走什么样的道路,他将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实践其短暂的人生旅途。
《三字经》就开宗明义地说:“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孔子说: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。在这里,孔子告诉我们:人的本性是很相近的,只因后天教养的不同便越来越相距殊远了。至于人之初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,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,是后期到了孟子时代才做深一步探讨的。以孟子为代表的“性善论”说:人本身的恶是后天滋长的。以荀子为代表的“性恶论”说:人本身的善是后天才开发出来的。不论“性善说”还是“性恶说”,都道出了一个起码的道理: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生命体人生的轨迹,这已是不争的事实。那么,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呢?简单地说:两者皆有,善恶各半,人就是这么个混合体。既然善恶集于一身,就都有萌发生长的基因,后天的条件适合于哪个方面茁壮成长,哪个方面就会像雨后春笋般“噌噌噌”地拔节向上,哪怕它的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石板,也会拱起它,也会顶翻它,它总要不屈不挠地沿着自己的轨迹一直向前。外界给了他善的条件,他性善的基因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,恶的基因就会被抑制,最终成为一个“对人民有益的人”而流芳百世。外界给了他恶的条件,他性恶的基因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,善的基因就会被抑制,最终成为一个对人民有害的人而遗臭万年。
当然,能够至善至恶的人毕竟是少数,更多的人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平凡的矛盾体,而且这种善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体,它还会在以后的生存中不断地变化和左右摇摆。既然人的本体具有如此随意的可塑性,就需要人们因势利导,诱发其善因的成长而抑制其恶因的形成,才能培育出更多能够对社会有益的个体。而促成这一成长和抑制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一个:后天的教育和修养。这一教养不是一蹴(cù)而就的,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。亚里斯多德说:“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环境来选择我们的未来。”所以,教育和修养就成了必须和必然的途径。
俗话说:“三岁知老”。教育孩子必须从一开始管起,在他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抓起。孩子小的时候,大人的话句句听,听过了他会记在心里并落实到行动上,这时就应该给他立点规矩,如同在小牛的头上绑上横木一样,他便认为这是应该的。如果一味地娇惯孩子,顺着孩子无知的性子来,到孩子长大以后,再想管束,已是晚了。据说有一个死囚临刑之前,想吃母亲一口奶,白发老母当众解怀让儿子吃,这畜牲儿子却一口咬下了母亲的奶头。他恨自己的母亲,他说:若是你打小把我管严些,我能犯下砍头的罪孽吗?虽说是一个故事,听来也令人寒战惊心。你既然把一个生命带到了人世,又怎么能因自己的教育失误而让他不齿于人类呢?
17.23 君子义以为上。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
译文: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。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,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。
赏析:关于勇敢,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和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。比如对于小孩来说,只要是别人不敢做的,有人敢去做,就会被认为是勇敢的。长大后,对勇敢的理解有了变化,敢于去做有危险性的事被认为是勇敢,并且所做事情的危险性越高代表其越勇敢。孔子则认为,能够不顾一切地维护义的人才算是勇敢,这其中,能因为不义而感到羞愧的也算是勇敢,即“知耻为勇”。
一个人的勇敢如果不是为了维护正义,那就是匹夫之勇,是不值得尊敬的,因为那样的勇敢只能是一种暴力,一种违法乱纪的野蛮行为。用自己的勇气去偷去抢,那不是真正的勇士,是对别人生命和自己生命的一种糟踢。一个真正勇敢的人在面临贫苦和苦难时,始终坚守“义”,不会因环境的影响而动摇。
语众不同- 帖子数 : 11
注册日期 : 14-06-14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